本次房产调控背后到底什么逻辑
发布时间:2016-03-11 19:05:43 来源: 编辑:老牛
对房地产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都明白,国家近几年来一直是在调控房价,让房价回归到合理位置,但是经过几年的调控,房价在2013年开始初见成效,房价进入低谷,但是就在将要回归到合理位置的时候,2015年国家又开始出台一些列利好政策让房价再次爆发,这难免让人感到不踏实,到底发生了什么?国家到底有什么企图?很多疑问在购房人眼前回荡,大部分人都想不明白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第一:政府不会让房价跌
小编根据近些年的经验得出这个结论,如果国家目的是让房价跌,那么在2013年房价到合理位置,如果政府让房价跌就得退到2003年状态,如果真正想降房价没有限购,没有限贷,没有房产税,没有利率歧视,没有信贷限制,没有期房限转,没有营业税,没有所得税,没有土地增值税,没有任何交易税费,彻底废止经济适用房,彻底废止保障房,没有非普通住房,没有7090,没有规划限制,允许开发商自由发债,允许信托计划,允许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允许境内外资本投资房地产,清算造谣媒体,允许一个人买6-7套房,允许REITS上市,允许倒按揭,允许加按揭,允许转按揭,取消抵押贷款用途限制,房贷利率打5折,优质客户房贷利率打3折。如果真这样中国经济应该是很可悲的。
第二:房价跌会导致经济失去动力
对于中国来说,房地产直接牵连包括钢铁、水泥、家居、建筑等几十个支柱产业,如果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这几十个支柱产业会受到直接影响。进而导致中国经济失去动力。
第三:政府限制土地供应是房价再次上涨的第一要素
土地供应在政府手里,慢慢放地,慢慢开盘,新房开盘8-10万,拉动周边二手房价到6-7万是正常的。
第四:通货膨胀导致房价不断上涨
每年24%的货币增发,9%是增加的物产,实际创造的价值部分。
另外14%是超发部分(冲淡社会整体财富),这部分货币首先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方热线快钱流出,流入地呢?自然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宜居区的房产增值部分。
2011-2015最近5年,上海外环内房产平均月涨幅在0.87%-0.94%之间,复利计算就是每年9%-13%的涨幅,雷打不动。
2008年,一个四万亿政策,让2009年初到2013年底这四年间的房价彻底飞天。印钞机里面的热钱、快钱,首先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冒出来,所以这些地方对通胀的的情况最敏感,人们发财了,有了钱,都首先去买这些地方的房产,因为这些区域的医疗,教育,文化活动资源和各类高净值人际资源水平而言,是全国顶级水平。
这三个地方的市中心区域的房产,是最能抗通货膨胀的东西。
第五:城市持续的人口导入
年复一年,来城市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孩子上学和自己上班方便把自己积攒的钱全部买成房产,送到城市,也是造成城市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之一。
地产商有了钱,继续买地盖房子。本地二手房的房东拿了这笔钱,置换新房子,大房子。二三线小城市越来越穷,当地的银行存款越来越少,一线大城市银行存款越来越多。
第六:综上所述国家只能让房价不断稳定上涨
综上所述,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中国房价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会不断稳定上涨,这就是政府多年宏观调控的最好结果,还有什么不踏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