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不动产登记:农村房产有望办产权证?
发布时间:2014-01-14 11:01:20 来源: 编辑: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今年上半年,我国将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对此,有专家认为,不动产信息的统一登记归类整理,有利于相关部门掌握全国不动产的数量、类别、分布状况及产权情况,为房地产市场及其他不动产市场的管理和调控决策打下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国土部完成上述统一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后,农村的宅基地等,也有望由国土部发放产权证,这使得摸清全国到底有多少套房子成为可能。
国土部酝酿不动产数据平台
据人民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尤其是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办证环节,减轻群众负担。
一是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行业管理和不动产交易监管等职责继续由相关部门承担。各地在中央统一监督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
二是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促进不动产登记信息更加完备、准确、可靠。
三是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职责整合工作的指导,加快清理相关规章制度,做好有关事项的整理交接,确保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会议还强调,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针对薄弱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通过建章立制,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级政府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出实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教授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建立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不同城市的房产可一并查询,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统一监控,在各地限购政策中,异地炒房客不再是漏网之鱼。
此外,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说,需要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
张东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不仅是公民权利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了解所有不动产总量和不同物权产权的占比情况,才能够对市场进行准确判断,科学有力地制定调控政策,有的放矢地精准应对市场中出现的核心问题。
业内人士亦表示,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和管理体制建立后,可对多个领域改革形成支撑,比如有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有助于完善反腐机制、为官员财产公开创造条件,还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高效流转的全国统一不动产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国土资源部已经和建设部、林业局、农业部等部门,就各种不动产的登记和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沟通,准备将包括房产在内的不动产登记,纳入到统一的数据基础平台上。不过,目前整合难度仍然比较大,有部门提出要先给三五年的缓冲期。
接近国土部的人士指出,未来国土部建立统一平台有2个可能:一个是直接由国土部牵头做登记;另外一个是成立一个国土部主管的局,专门负责不动产登记。新部门成立后,国土部不只是负责城市房产,农村的房产登记也将覆盖在内。“也许那时发证的部门将是国土部门,而不是住建部门。”该人士说。
目前林地的产权证,一般由林业局发。城市国有土地的住房产权证由城市建设部门发。草原的所有权证,由农业部门发。宅基地和耕地承包证,由国土部门发。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试图推进全国住房登记联网的工作,不过,迟迟难以有大的进展。
以湖北宜昌为例,目前该市的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东山开发区五区实现了联网,但是其他区县比如宜都、远安的房产系统并不涵盖。宜昌市房管局一位人士说,做好全部联网很容易,只需要换个接口就可以,但是像小产权房的信息,房管局还管不了。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部门或个人不愿配合是不动产登记的最大阻力。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表示,统一登记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不动产来源不明的个人、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高度依赖的地方政府、拥有多套房的炒房者等,都有可能成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与联网的“障碍”,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员信息难公开、基础数据整理庞杂等因素均考验着这项工作。
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崇敏建议,不动产信息因其与反腐、稳定房价等社会问题的关联,具有较高敏感性,首先要明确各方责任,平衡各方利益,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进度时间表和问责机制,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早日建成。
宅基地有望办理产权证?
事实上,一旦国土部完成上述统一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后,农村的宅基地等,也有望由国土部发放产权证,这使得摸清全国到底有多少套房子成为可能。“农村在土地确权完成后,从长期看,房产也将有证,但是这还需要好几年时间。”专家表示。
上述专家同时表示,目前,国有土地的商品房、写字楼等有产权证,但是农村宅基地等并无房产证。
未来国土部门可能颁发的房产证会有几项内容,一个是土地性质,一个是房产性质,这个土地性质可能是国有土地,也可能是集体土地,都在同一个类型的房产证公布。
虽然“发证”是大势所趋,但农村地区也有相对特殊状况。
据南方网报道,根据住建部2013年部署、参与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摸底调查,大多数的村镇均存在 “脏、乱、差”现象。对此,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解释,过去的城镇化模式下,忽视了村镇的规划,存在照搬城市方法编规划和搞整治;运动式推进,忽视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的情况。
目前,在住建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已经明确要求各地基于当地的乡村特色,并从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等方面开展规划编制,提出针对性的整治规划,改善村镇的人居环境。“脏、乱、差”这一问题或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得以弥补。
另据接近住建部的一位人士介绍,目前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房地产税,这其中不只包括城市土地的产权房,还包括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房。据其了解,在当前有关房地产税立法的研讨上,已经开始考虑把农村房产纳入税收体系的可能性。
事实上,由于农村产权制度、集体土地流转尚未建立,村镇一级的财政来源较少,大多来自于中央财政的“一事一项”的转移支付。以2013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1.38万亿元,然而,根据公开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人民币,资金缺口较大。
对于村镇发展薄弱的原因,赵晖认为,村镇缺少内生发展动力,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我国城市等级体制造成资源高度向大城市集聚,到村镇一级,几乎没有。
细查大城市的发展路径,赵晖强调,即通过房地产开发将城市内部和城市外部的资金输入城市建设,即政府把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把房子卖给老百姓,买房者的资金通过开发商的渠道最终进入政府,政府拿钱去建设城市的道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
那么,农村走城市的发展路径行不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小城镇的土地大部分是集体建设用地,不能流转。而在赵晖看来,培育村镇的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应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逐步提高房地产税占地方政府税收的比重,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转移。
另一方面,改革农房建设机制,通过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的体制,在镇区规划农房新区,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中央财政支持机制,集聚人口和资本,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编辑:姜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