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商等“用钢大户”如何面对钢材价格疯狂上涨
发布时间:2021-05-16 08:39:59 来源:中房报 编辑:
“五一”节后,钢材市场开启疯狂上涨模式。
钢材持续涨价引发连锁反应,退单违约提价、工厂停单、经销商无货,下游企业压力倍增。
5月14日,杭萧钢构一名项目施工人员向记者表示,“现在是有钱也拿不到货,这两年是钢铁、建筑行业困难年;受环境管控和疫情影响,现在面临的不只是钢材价格上涨问题,还有其他配套材料都在上涨。”
在全球大通胀背景下,叠加国内旺盛需求推动,钢价在历史高位再度拉涨。5月10日,国内市场兰格钢铁全国综合钢材价格上升至6510元/吨,单日涨幅6.9%,突破2008年5月13日的历史最高点5897元/吨,创下历史新高。
建筑如果按高层每平方米用钢筋约0.06吨计算,5月以来北京螺纹钢材价格涨了1100元/吨,等于建安成本涨了66元/平方米。钢价猛烈拉涨让下游企业压力倍增,原本薄弱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积压,退单违约提价、工厂停单、经销商无货等问题使下游加工制造业在产业阵痛中焦灼着。
建筑承包商称:亏钱开工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场螺纹钢价格已涨至6300元/吨,涨幅达500元/吨;杭州市场、西安市场涨幅均超过300元/吨,主流资源报价达到6000元/吨;全国十大重点城市25mm三级螺纹钢均价已经达到6066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74元/吨。
一季度以来,全球通胀大背景下,大宗商品迎来涨价狂潮,作为钢厂重要原材料的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也同步走高;加之国内外钢材需求旺盛,国内碳中和、碳达峰政策风口,以及唐山等地因环保限产都带来供应偏紧预期,钢铁行业新的产能置换政策以及进出口政策调整都对市场构成刺激,钢价上涨动力十分充足。
钢材价格上涨极大推动了钢材贸易行业发展,但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材料价格越高,成本就越高,建筑企业也将迎来严峻挑战。
建筑行业原材料在建筑工程成本中占比平均为56%,成本中约45%为水泥,40%为钢材。
“原材料涨价意味着公司成本增加,如果公司不能通过涨价把成本转嫁出去,那势必会侵蚀毛利率。”有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在毛利率下降背景下,如果不能实现涨价或者薄利多销,那净利润滑坡是大概率事件,甚至会导致亏损。
此前,中建集团深圳区域负责项目管理高管祝睿也表示,混凝土涨20%就相当于每平方米建安成本加30元-40元,对于一个20万平方米体量项目来说,仅混凝土成本便增加了800万元。
上述杭萧钢构一名项目施工人员也对此表示,“本来建筑行业利润就不高,一下增长了20%,基本工程很难再进行下去”。
为避免更大幅度亏损,部分制造业厂商只能选择退单、毁约并支付违约金。对于建筑承包商来说,“即使利润亏损也得保障项目能够如期完成,不然损失的将是企业长期信誉。”上述杭萧钢构项目施工人员表示。
另据某国营建筑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会带来建筑成本走高,可能影响到未来房价走势。”
该内部人士还表示,公司按照发改委定期调整基准价进行钢材采购,市场价格变动超过一定比例后,公司会直接向业主申请价格补偿,因而原材料成本可以较为顺畅传导。
建筑行业一般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方式,企业倾向与业主签订开口合同,即仅承担材料价格小幅上涨风险(如5%以内),超出部分由业主承担。
2019年12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人工价格与招标时基期价相比,波动幅度超过合同约定幅度的部分,风险由建设单位承担。
“无论是业主承担还是施工方承担,都会影响工程进展,比如预期投资1亿元,现在需要1.2亿元。超过预期后业主已经没有了资金支撑,同时在建项目不能收益,没有资金注入,只能很艰难进行。”杭萧钢构一名项目施工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