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秋】月色最明夜,千里共赏时
发布时间:2023-11-14 11:02:44 来源: 编辑: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称之中秋节。按照中国古历法,中秋节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故人们又称该节为仲秋节,又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因此还称为团圆节。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考证,在中国传统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大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祇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该是在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吴自牧《梦粱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此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已蔚然成风。
明清时期,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故事中,“嫦娥奔月”是最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文本。早期的记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是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了仙,却受到惩罚,变成丑陋的蟾蜍在月宫捣不死之药。
由于嫦娥奔月的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后羿为怀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同柜眷恋着他的妻子。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效法后羿,在月下摆上瓜果祭品,表达对嫦娥的思念,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世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抬头仰望,可见月中有个极像一个人举斧伐木姿态的黑影,并深信这是吴刚在伐桂。
相传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就叫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天界后学仙不够专心,天帝为磨练他的心志,罚他砍桂树,并允诺如果砍倒,即可成仙。于是吴刚便在清冷的月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下去。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中秋漫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有一年唐玄宗与申天师、道士鸿都中秋赏月,玄宗突发异想,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申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正望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于心。此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一,赏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礼记》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二,吃月饼。秦再思在《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们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月饼模压制在月饼之上。一位清代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其形制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工厂,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还分成老式、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
关于月饼的传奇故事是,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忍无可忍,纷纷反抗。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趁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的命令,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周口至今仍有与此有关的传说。
据说起义成功后,朱元璋高兴地传下口谕,每年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周口传统的月饼有提糖的、双麻的、枣泥的、油酥的、冰糖青红丝的、桔饼的、玫瑰的、核桃仁的、五仁的、广式的、苏式的,近年来与时俱进,又增添了诸如哈密瓜、水蜜桃、猕猴桃等水果味的品种,小者似盅,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时令佳品。
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除赏月、吃月饼外,周口人在中秋节还有如下习俗:
“追节”。礼尚往来,亲朋好友节前相互走动,送活的公鸡、月饼、酒水、石榴、苹果等。
“招饮”。中秋之日,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邀宴请,用这种形式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化解矛盾,消弭误解。
“愿月”,顾名思义,即向月亮许愿。周口人认为人世间的婚姻大事都是由月亮神巧作安排的,故有“月老红媒”之说,把月亮比喻为极具爱心的慈祥的老太太,故称月亮为“月奶奶”。流传至今的民谚唱道:“月奶奶,明花花,八月十五到俺家,又吃饼,又吃瓜……”
愿月主要是家庭主妇或未婚女子,中秋节晚上在自家院内摆上月饼、糕点、瓜果之类的供品,焚香拜月,口中默念心愿,祈祷月老帮自己如愿以偿。周口的男子多不愿月,民间向有“女不祭灶,男不愿月”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