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真的要来了?
发布时间:2017-11-14 08:58:20 来源: 编辑:
十九大期间关于住房属性定位与2016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的提法具有延续性,十九大期间住房属性定位由十八大期间的居住、投资属性转变为与国外发达国家类似的居住和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定位,去投资化意义明显。
什么是准公共物品属性:从理论上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既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收益外在性等多重属性。与纯公共物品相对应,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排他性和收益内在性等特征。而我们把准公共物品定义为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公共物品形态。
目前,房价高涨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不仅普通的老百姓购不起房,就连通常视为高收入人群的外企白领也难以承受。然而,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房价却依然在继续上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集团想从中牟利,因而阻挠对房价的抑制,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纵观房价高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由于现在国内的形势是供小于求,房资源的短缺自然会使房价飙升。 2)现在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己的绩效,盲目地提高地方收入,而其中就以售地为主要手段,而建房又被开发商作为谋取暴利的工具,房价当然就能升就升。 3)地价在招标过程中也大幅上升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区的地位与房价,现在报纸上经常提到的“地王”就是其产物。 4)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炒作,以夸大该地区的优势,甚至还囤积房源,恶炒地价、房价,进而误导消费者。还有就是利用金钱购买专家学者,让专家学者为其摇旗呐喊。 5)供给结构比例失调也是造成房价攀升的原因。别墅、豪华住宅、大户型住宅所占比重较大、小户型偏少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弱势群体是不可能买得起房的。这些买不起房的弱势群体为了生活还是得被迫去买房,这不仅增大了房产的需求,也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从上所述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变为调控房地产最大阻碍,所以十九大明确为房产的属性定位为居住属性。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属性将会从投资属性逐步转变为居住属性上来。并提出了相对措施: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一个目的:让全民住有所居。这就是所说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也就说房地产属性只有从以前的纯投资属性转变为准公共物品属性才能回归到“房子是用来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