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镇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城乡面貌
发布时间:2013-09-03 14:37:48 来源: 编辑:老牛
“这样的一天虽然有些累,但是看到乡亲们居住的环境变得这么美,俺们心里也是高兴得很啊!”9月1日,临池镇大临池村的保洁员毕翠萍在一天的劳动后欣慰地说。像她这样的保洁员临池镇共有120人,无论高温还是严寒,每天都雷打不动地为清洁工作辛勤地忙碌着,为临池山乡的美丽增添一份干净整洁。
近年来,临池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不动摇,以乡村文明行动、生态文明村和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以“硬化、净化、美化”为工作重点,积极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创新筹资渠道,加大经济投入,实现村村道路硬化。几年来,该镇积极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的融集、整合,创新筹资渠道,采取财政拿一块、帮扶单位帮一块、社会资金筹一块的办法,将资金集中投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总投资3240万元,累计完成镇级公路31.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15.9公里。全镇43个村全部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全镇村级道路硬化率100%的村6个,硬化率60%至80%的村达21个。据了解,该镇计划2013年底前完成8个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使全镇43个村的街巷硬化率达到85%以上,力争2014年完成望京至柏家路、东高至望柏路、小临池至东高路、309国道至王家庄等8条长达32.2公里损坏的乡村路,全面改造15公里的进村路。
配足基础设施,健全保洁制度,确保城乡环境净化。去年以来,该镇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思路,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置摆臂车、洒水车等车辆,建设24个地埋式垃圾池和70多个高标准垃圾池,购买600多个垃圾桶,为120名保洁员配备垃圾收集车及扫帚、铁锨等工具,投资200余万元的垃圾中转站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已于8月20日开始正式运行。逐步建立了户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清运系统。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6次,全镇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共出动挖掘机、装卸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车辆100台次,集中清运处理各类垃圾1000多方。同时,在农村推行卫生划片、干部包街、党员代表包户制度,全镇推行月督导通报制度,有效治理了脏、乱、差现象,郭庄、吕家等9个村成功创建为县级生态文明村,望京、小临池、北台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北台村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坚持因村制宜,加强分类指导,逐步实现村庄美化。综合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现状分析等要素,按照“较好、一般、较弱”三种类型的村庄进行分类指导。对较好村庄提高标准,高点设计、高点定位、高点实施,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较弱村庄坚持实用、实惠的原则,以方便群众出行、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目标,从创造家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出发,围绕“丰富内涵,完善配套”,亮化美化城镇环境。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淦河景观带、中心广场绿化和好临路美化工程,城区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全镇各村也相继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85%的村安装了路灯,实现亮化。先后种植各类绿化苗木8万余株,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近70%的村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墙面粉刷。
近年来,临池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不动摇,以乡村文明行动、生态文明村和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以“硬化、净化、美化”为工作重点,积极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创新筹资渠道,加大经济投入,实现村村道路硬化。几年来,该镇积极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的融集、整合,创新筹资渠道,采取财政拿一块、帮扶单位帮一块、社会资金筹一块的办法,将资金集中投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总投资3240万元,累计完成镇级公路31.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15.9公里。全镇43个村全部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全镇村级道路硬化率100%的村6个,硬化率60%至80%的村达21个。据了解,该镇计划2013年底前完成8个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使全镇43个村的街巷硬化率达到85%以上,力争2014年完成望京至柏家路、东高至望柏路、小临池至东高路、309国道至王家庄等8条长达32.2公里损坏的乡村路,全面改造15公里的进村路。
配足基础设施,健全保洁制度,确保城乡环境净化。去年以来,该镇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思路,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置摆臂车、洒水车等车辆,建设24个地埋式垃圾池和70多个高标准垃圾池,购买600多个垃圾桶,为120名保洁员配备垃圾收集车及扫帚、铁锨等工具,投资200余万元的垃圾中转站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已于8月20日开始正式运行。逐步建立了户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清运系统。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6次,全镇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共出动挖掘机、装卸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车辆100台次,集中清运处理各类垃圾1000多方。同时,在农村推行卫生划片、干部包街、党员代表包户制度,全镇推行月督导通报制度,有效治理了脏、乱、差现象,郭庄、吕家等9个村成功创建为县级生态文明村,望京、小临池、北台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北台村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坚持因村制宜,加强分类指导,逐步实现村庄美化。综合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现状分析等要素,按照“较好、一般、较弱”三种类型的村庄进行分类指导。对较好村庄提高标准,高点设计、高点定位、高点实施,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较弱村庄坚持实用、实惠的原则,以方便群众出行、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目标,从创造家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出发,围绕“丰富内涵,完善配套”,亮化美化城镇环境。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淦河景观带、中心广场绿化和好临路美化工程,城区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全镇各村也相继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85%的村安装了路灯,实现亮化。先后种植各类绿化苗木8万余株,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近70%的村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墙面粉刷。
阅读 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