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让焦桥更美丽
发布时间:2013-07-24 07:53:44 来源: 编辑:老牛
焦桥镇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全镇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的高潮,初步建立起“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农村环境卫生显著改观,焦桥农民从中感受到了新的变化和幸福。
“俺村现在可干净。以前麦收、秋收时,满大街是麦瓤、棒子皮,非常杂乱。现在别说街上,湾里沟里都没有乱倒的垃圾了。”张官村韩克杰老人高兴地说,“村里有40多个垃圾桶,村保洁员统一将桶中垃圾运送到村边垃圾池,镇上再来车把垃圾清运到中转站。”后三村保洁员曲秀金对本村环境卫生很自豪:“现在大家都挺自觉,不过我还是经常提醒,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如今,在全镇每个村,都能看到身穿黄色制服的保洁员、遍布大街小巷的垃圾箱。据了解,焦桥镇先后组织各类专项行动50余次,出动人员6000余人次,车辆550车次,清理各类垃圾3000余方,镇统一购买地埋式垃圾箱99个,各村购买垃圾桶500余个,彻底整治了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三大堆”和卫生死角。
从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入手,焦桥镇先后制定下发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关于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以奖代补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明确任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标准,组建保洁队伍,各村按每200人设置一名清扫保洁人员的原则,48个村建立180余人的环卫队伍。并投资7万余元为各村保洁员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服装、清扫工具,健全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同时,镇城管办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制度,定期对各村进行考核、评比,并通过拍照通报的方式,进行点对点反馈,考评结果与年底考核挂钩,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为保证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正常运转,焦桥镇还抓好资金统筹,实行“以奖代补”。各村保洁运行费用,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由村级进行筹集,镇上每年根据考核情况,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补助。2012年镇财政共向各村补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50余万余元。目前,该镇正计划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将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两项工作进行市场化运作,日常工作由企业管理和运行,政府只负责考核管理,实现“管干分离”,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成效。
“俺村现在可干净。以前麦收、秋收时,满大街是麦瓤、棒子皮,非常杂乱。现在别说街上,湾里沟里都没有乱倒的垃圾了。”张官村韩克杰老人高兴地说,“村里有40多个垃圾桶,村保洁员统一将桶中垃圾运送到村边垃圾池,镇上再来车把垃圾清运到中转站。”后三村保洁员曲秀金对本村环境卫生很自豪:“现在大家都挺自觉,不过我还是经常提醒,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如今,在全镇每个村,都能看到身穿黄色制服的保洁员、遍布大街小巷的垃圾箱。据了解,焦桥镇先后组织各类专项行动50余次,出动人员6000余人次,车辆550车次,清理各类垃圾3000余方,镇统一购买地埋式垃圾箱99个,各村购买垃圾桶500余个,彻底整治了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三大堆”和卫生死角。
从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入手,焦桥镇先后制定下发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关于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以奖代补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明确任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标准,组建保洁队伍,各村按每200人设置一名清扫保洁人员的原则,48个村建立180余人的环卫队伍。并投资7万余元为各村保洁员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服装、清扫工具,健全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同时,镇城管办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制度,定期对各村进行考核、评比,并通过拍照通报的方式,进行点对点反馈,考评结果与年底考核挂钩,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为保证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正常运转,焦桥镇还抓好资金统筹,实行“以奖代补”。各村保洁运行费用,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由村级进行筹集,镇上每年根据考核情况,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补助。2012年镇财政共向各村补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50余万余元。目前,该镇正计划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将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两项工作进行市场化运作,日常工作由企业管理和运行,政府只负责考核管理,实现“管干分离”,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成效。
阅读 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