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镇引领韭菜种植走向绿色繁荣
发布时间:2013-07-16 13:34:31 来源:邹平房产网 编辑:老牛
引领韭菜种植走向绿色繁荣
——记码头镇李坡村支部书记李仲杰
今年47岁的李仲杰是码头镇李坡村的支部书记,自2009年全县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李仲杰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有机韭菜产业。几年的时间,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李坡村韭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李坡村426户,家家种植韭菜,目前李坡韭菜产业面积达到1200余亩,其中有机韭菜达到70亩。
“现在韭菜是养根阶段,不出韭菜,就把长出来的韭薹采出来卖。”李仲杰一边说一边给笔者看手中的韭薹。夏天对于李坡村的韭菜种植户来说是比较清闲的时间段,这个阶段种植户只养好韭菜根就行,不盲目的去追求韭菜的产量,保证冬天韭菜的质量,这是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们李坡村有20多年韭菜种植的历史,韭菜产业发展一直有条不紊,但前几年市场上出现的毒韭菜对我们的产业发展影响很大,人们想吃不敢吃,因为农药残留太多,韭菜一直卖不出去,所以我们开始考虑发展有机韭菜。”李仲杰说。他们选择了50亩多年没用过农药的经济林地,经农业部门检测后,发展起了第一批有机韭菜。
“刚开始群众不是很认可,我就带头种,我不但要种,还要多种,就是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这样我种了三个棚,群众们也都相继开始种植。”说到刚开始做群众工作的时候,李仲杰感慨万千,为了村内韭菜产业发展,他也是抱着一搏的态度。就这样,借着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和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一东风,有机韭菜产业在李坡村开始发展。
有产品就得有销路,有机韭菜在发展初期就开始考虑销路,天津、沧州、淄博、济南各地市场他跑了个遍。“那时候咱刚开始种,价格比较高,客商还不是很信任,我就拿着韭菜让他们品尝,在客商们感到韭菜质量还可以后才到我们的市场要货。”就这样,李坡有机韭菜开始慢慢打开市场。
市场的开拓,为李坡村群众带来了很好的效益,韭菜合作社的成立更为韭菜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了保障。“在韭菜合作社的指导下,通过统一的操作规程、技术认证、标准生产和标识销售等,让优质韭菜走上人们的餐桌。”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有机韭菜产业,他们聘请了农业部、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自2009年以来,李坡村韭菜价格一路飙升,大田小拱棚韭菜价格从每斤一块多钱涨到四块多钱,韭菜产量也比往年提高了30%,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李坡韭菜也从过去的低档次、低价位,发展到现在的高档次“银韭菜”、“金韭菜”。
不过李仲杰的韭菜产业梦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有机韭菜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资金不足、部分村民的不理解,都成为他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当时村内没有集体收入,在有机韭菜基地和合作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韭菜基地和合作社基础设施简陋,不能满足种植户和客商的要求,韭菜产业一直发展得很慢。“我们村两委经过商议,通过合作社市场化运营,我们掌握大方向,来解决资金问题,达到共赢的目的。”李仲杰说。就这样,有了资金的注入,韭菜基地和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得到解决,韭菜产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现在有了这些基础和市场效应,我们的产业发展很顺利,群众和客商现在已经都很认可了。目前大棚有机韭菜的收益每亩3万余元,大田小拱棚韭菜每亩有望突破2万元,都说种地不发家,但在我们村体现的是种地也能发家。”好的规划,真心实意的付出是有好的回报的基本条件,这是李仲杰在韭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出的感悟。
在韭菜产业发展的同时,李仲杰不忘村内基础设施的发展。“咱干什么事不能忘了本,是群众把咱选上来的,现在韭菜产业发展的这么好,村里有钱了,咱也得回报回报老百姓。”李仲杰说。2012年,码头镇大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李坡村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修建了文化广场,更新了自来水设备,切实改善了群众出行、休闲及饮水条件,村庄面貌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
“现在村内基本稳定下来了,韭菜产业也进入正常发展轨道,我们将扩大有机韭菜种植面积,在提质扩面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工作。”李仲杰说。今年李坡村在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又流转土地300余亩,计划建设高标准大棚70余个,大田小拱棚1000个,进一步提升韭菜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现在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回顾过去的艰辛,看看现在这么好的政策支持,让群众早日从土地中得到最大最好的收益是我的梦,我感觉我的梦才刚刚开始。”李仲杰看到了梦想成真的曙光。
——记码头镇李坡村支部书记李仲杰
今年47岁的李仲杰是码头镇李坡村的支部书记,自2009年全县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李仲杰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有机韭菜产业。几年的时间,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李坡村韭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李坡村426户,家家种植韭菜,目前李坡韭菜产业面积达到1200余亩,其中有机韭菜达到70亩。
“现在韭菜是养根阶段,不出韭菜,就把长出来的韭薹采出来卖。”李仲杰一边说一边给笔者看手中的韭薹。夏天对于李坡村的韭菜种植户来说是比较清闲的时间段,这个阶段种植户只养好韭菜根就行,不盲目的去追求韭菜的产量,保证冬天韭菜的质量,这是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们李坡村有20多年韭菜种植的历史,韭菜产业发展一直有条不紊,但前几年市场上出现的毒韭菜对我们的产业发展影响很大,人们想吃不敢吃,因为农药残留太多,韭菜一直卖不出去,所以我们开始考虑发展有机韭菜。”李仲杰说。他们选择了50亩多年没用过农药的经济林地,经农业部门检测后,发展起了第一批有机韭菜。
“刚开始群众不是很认可,我就带头种,我不但要种,还要多种,就是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这样我种了三个棚,群众们也都相继开始种植。”说到刚开始做群众工作的时候,李仲杰感慨万千,为了村内韭菜产业发展,他也是抱着一搏的态度。就这样,借着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和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一东风,有机韭菜产业在李坡村开始发展。
有产品就得有销路,有机韭菜在发展初期就开始考虑销路,天津、沧州、淄博、济南各地市场他跑了个遍。“那时候咱刚开始种,价格比较高,客商还不是很信任,我就拿着韭菜让他们品尝,在客商们感到韭菜质量还可以后才到我们的市场要货。”就这样,李坡有机韭菜开始慢慢打开市场。
市场的开拓,为李坡村群众带来了很好的效益,韭菜合作社的成立更为韭菜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了保障。“在韭菜合作社的指导下,通过统一的操作规程、技术认证、标准生产和标识销售等,让优质韭菜走上人们的餐桌。”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有机韭菜产业,他们聘请了农业部、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自2009年以来,李坡村韭菜价格一路飙升,大田小拱棚韭菜价格从每斤一块多钱涨到四块多钱,韭菜产量也比往年提高了30%,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李坡韭菜也从过去的低档次、低价位,发展到现在的高档次“银韭菜”、“金韭菜”。
不过李仲杰的韭菜产业梦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有机韭菜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资金不足、部分村民的不理解,都成为他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当时村内没有集体收入,在有机韭菜基地和合作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韭菜基地和合作社基础设施简陋,不能满足种植户和客商的要求,韭菜产业一直发展得很慢。“我们村两委经过商议,通过合作社市场化运营,我们掌握大方向,来解决资金问题,达到共赢的目的。”李仲杰说。就这样,有了资金的注入,韭菜基地和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得到解决,韭菜产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现在有了这些基础和市场效应,我们的产业发展很顺利,群众和客商现在已经都很认可了。目前大棚有机韭菜的收益每亩3万余元,大田小拱棚韭菜每亩有望突破2万元,都说种地不发家,但在我们村体现的是种地也能发家。”好的规划,真心实意的付出是有好的回报的基本条件,这是李仲杰在韭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出的感悟。
在韭菜产业发展的同时,李仲杰不忘村内基础设施的发展。“咱干什么事不能忘了本,是群众把咱选上来的,现在韭菜产业发展的这么好,村里有钱了,咱也得回报回报老百姓。”李仲杰说。2012年,码头镇大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李坡村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修建了文化广场,更新了自来水设备,切实改善了群众出行、休闲及饮水条件,村庄面貌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
“现在村内基本稳定下来了,韭菜产业也进入正常发展轨道,我们将扩大有机韭菜种植面积,在提质扩面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工作。”李仲杰说。今年李坡村在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又流转土地300余亩,计划建设高标准大棚70余个,大田小拱棚1000个,进一步提升韭菜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现在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回顾过去的艰辛,看看现在这么好的政策支持,让群众早日从土地中得到最大最好的收益是我的梦,我感觉我的梦才刚刚开始。”李仲杰看到了梦想成真的曙光。
阅读 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