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子镇全方位打造精品小城镇
发布时间:2013-07-10 09:25:09 来源: 编辑:
今年以来,台子镇以建设黄河生态明星镇和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宜居城镇为目标,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追求,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文明引领,做好环境提升,全方位打造精品小城镇。
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打造绿色发展小城镇。一是生态环保工业逆势上扬。今年以来,以海利源绿色包装材料、旭阳生物污水处理剂、神鲁医用硫酸锌、顺康食用醋酸等为代表的一批绿色生态环保产业迅速成长,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注重发展内涵,逐步加大在节能环保、防止污染方面的投资力度。二是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壮大。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重点在打造产品特色上下功夫,黄金滩果蔬生产合作社在种植传统大棚菜的基础上,富硒西瓜、羊角脆甜瓜、樱桃西红柿等10余个高端特色品种供不应求。同时结合国家级黄河水利风景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子火烧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采摘观光游,增加盈利渠道,仅2013年上半年就吸引游客3000多人。三是搭建服务业跨越发展平台。出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奖励扶助政策。以鸿运物流、金骏煤业、鸿翔物流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全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规划建设台子黄河大桥物流园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及功能。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加以培植,开发建设黄河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区。形成以垂钓、观光、水上娱乐和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特色节日游、周末游,全力打造“文化古城、黄河明珠、绿色台子、江北水乡”的旅游品牌。
实施文明引领带动,打造文化惠民小城镇。一是掀起生态文明村创建高潮。全镇有15个村成功创建为县级生态文明村,2个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全镇72个村全部配备了专职保洁员队伍,实现了村庄环境净化的常态化。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高标准新建镇文化站,并实现免费向群众开放。村村建起文化大院,48个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配备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台等文体活动设施,全镇民间文化队伍达到40余支。三是推进道德评选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身边的道德模范—台子好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好媳妇、好婆婆、孝星”等道德评选活动,在全镇进行大力表彰。先后涌现出沙窝村李洪云、敬老院长齐崇福、姚家村王坤、姚希涛夫妇等先进典型,有效带动了全镇道德风气。
做好环境提升文章,打造宜居宜业小城镇。一是以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为群众营造整洁舒心的居住生活环境。通过“以奖代补”、积极申请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充分调动村干部实施村庄“五化”的积极性,全镇7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道路全部硬化。二是以镇垃圾中转站运行为契机,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垃圾池300余个,配备保洁员224名,实现了环卫保洁全镇覆盖,垃圾清运全镇集中。三是以迎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围绕镇区环境卫生和文明素质开展文明志愿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程度,带动社会和谐发展正能量。
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打造绿色发展小城镇。一是生态环保工业逆势上扬。今年以来,以海利源绿色包装材料、旭阳生物污水处理剂、神鲁医用硫酸锌、顺康食用醋酸等为代表的一批绿色生态环保产业迅速成长,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注重发展内涵,逐步加大在节能环保、防止污染方面的投资力度。二是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壮大。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重点在打造产品特色上下功夫,黄金滩果蔬生产合作社在种植传统大棚菜的基础上,富硒西瓜、羊角脆甜瓜、樱桃西红柿等10余个高端特色品种供不应求。同时结合国家级黄河水利风景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子火烧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采摘观光游,增加盈利渠道,仅2013年上半年就吸引游客3000多人。三是搭建服务业跨越发展平台。出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奖励扶助政策。以鸿运物流、金骏煤业、鸿翔物流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全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规划建设台子黄河大桥物流园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及功能。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加以培植,开发建设黄河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区。形成以垂钓、观光、水上娱乐和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特色节日游、周末游,全力打造“文化古城、黄河明珠、绿色台子、江北水乡”的旅游品牌。
实施文明引领带动,打造文化惠民小城镇。一是掀起生态文明村创建高潮。全镇有15个村成功创建为县级生态文明村,2个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全镇72个村全部配备了专职保洁员队伍,实现了村庄环境净化的常态化。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高标准新建镇文化站,并实现免费向群众开放。村村建起文化大院,48个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配备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台等文体活动设施,全镇民间文化队伍达到40余支。三是推进道德评选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身边的道德模范—台子好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好媳妇、好婆婆、孝星”等道德评选活动,在全镇进行大力表彰。先后涌现出沙窝村李洪云、敬老院长齐崇福、姚家村王坤、姚希涛夫妇等先进典型,有效带动了全镇道德风气。
做好环境提升文章,打造宜居宜业小城镇。一是以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为群众营造整洁舒心的居住生活环境。通过“以奖代补”、积极申请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充分调动村干部实施村庄“五化”的积极性,全镇7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道路全部硬化。二是以镇垃圾中转站运行为契机,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垃圾池300余个,配备保洁员224名,实现了环卫保洁全镇覆盖,垃圾清运全镇集中。三是以迎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围绕镇区环境卫生和文明素质开展文明志愿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程度,带动社会和谐发展正能量。
阅读 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