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调控十年 房价一直在涨
发布时间:2013-05-11 15:12:03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老牛
十年来的调控也催生出一些很有规律的现象:新一轮调控出风声紧。买家观望,成交下降,开发商延迟推盘,银行收紧银根,土地市场阴风阵阵,楼市呈现暂时的偃旗息鼓。但随后的半年甚至最短的2~3个月内,成交回升,“日光盘”重现,银行放松政策,随后房价回到高位甚至高于调控前。这些场景反复上演。
2011年1月26日,“新国八条”登场,限购严格意义上成了禁购,二套房首付达到了六成。之后的第二天,上海房产税试点正式落地,2月1日,上海版细则“沪九条”出台。
该调控颁布之后,加之受整体经济形势不济的影响,楼市出现短暂性冷局。据相关数据统计,2011年上海楼市共计成交商品住宅63190套,同比2010年下滑24.2%,共计成交面积729.8万平,同比萎缩24.9%,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政策适应期以及受到传统楼市旺季的利好影响后,2012年楼市逐步回暖,5月份达到调控后的最高水平。
到了2012年6月,在央行三年半以来首次降息以及首套房房贷利率优惠进一步扩大的刺激下,成交量飙升至100万平方米以上的高位。然而就在“金九银十”变“铜九银十”,业内普遍认为年末楼市不会再有起色之际,成交量却一路飙升,2012年12月超过120万平方米的成交量更是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月度值。此次调控再度失败。
追溯到3年前,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公布“国十一条”-《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二套房贷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4月出台“国十二条”,之后上海房管局联合三部门发文规范二套房标准-认房、认贷、认调查。紧随其后,2010年9月“国五条”出台,上海版细则“沪十二条”也在当年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公布。可惜的是,尽管被称为“调控年”,2010年上海的房价也达到了顶峰。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商品住宅均价突破2万元每平米大关,达到22370元每平米,同比2009年上涨40.9%。
纵观十年来的每一次调控,莫不如此。
调控未解决根本问题
众多业内人士总结十年调控的共性是,调控过多在抑制购房者需求上做文章,归根结底就是让很多人没有购房资格,或是提高购房成本。但是,要知道,购房的需求只是被“抑制”,而不是“消失”。因此,不断抑制的购房需求,必然会在某一点爆发。
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在近期举办的博鳌论坛上称,应该反思一下调控的方法了。潘石屹表示,近十年的房地产调控,前5年还是更多地从按揭贷款的首付比例这方面去调整,最近几年的政策,更多地用行政手段去调控。当我们一个思路、一种方式使用了10年还没见成效的时候,就应该要反思一下了。
业内普遍认为,房价屡调屡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依旧很依赖土地财政收入,这样便导致上行下不效,中央调控政策到了地方便大打折扣。